- 在线时间
- 1596 小时
- 信誉
- 0
- 金钱
- 13801
- 贡献
- 0
- 最后登录
- 2019-5-11
- 注册时间
- 2012-4-16
- 帖子
- 8277
- 精华
- 0
- 积分
- 0
- 阅读权限
- 10
- UID
- 7201

- 贡献
- 0
- 金钱
- 13801
- 积分
- 0
- 帖子
- 8277
|
我也不会讲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来强调努力是成功的关键,我会将伟人原话说出“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而这份灵感更为重要”,来还原伟人原话的本意是强调灵感的重要。
# C. j$ { Q$ ?$ M" N我所做的是不断提醒儿子:你聪明,想想办法,你肯定行。
7 {6 d# r+ s" A5 ?2 W. |考得跟别人差不多,我会告诉他,你玩的比别人多,但成绩并不差,说明你聪明;* r0 B3 J) i$ h. X
考得比别人差的话我还会找理由,别人在此之前学过了,你又玩的多,成绩差点也不能说明他们聪明;你玩的比他们好多了,还是你聪明;- `3 I d& ]/ ~3 p0 n9 c
不管怎样我总能找到儿子聪明的理由。聪明人肯定成绩不会太差,即使现在差,将来也不会赶上去!不着急,继续玩!+ F& `9 G4 z& v5 `* d
我不给儿子树正面典型。
" i9 }3 h) ]- h7 [有网友认为“我是因为儿子优秀了所以是站着说话不腰痛”,这话我得说明白,我说儿子优秀是因为评价儿子的标准是我根据儿子的情况量身定作的,我认为优秀,别人怎么看我不管。其他人要是认为自己的孩子“笨、不听话、没出息”,那确实是这样,因为标准也是他自己定的。
% A$ q. W+ t" `$ E. _0 f1 o有一句话挺有意思:
/ p i6 i2 Y' Z& y' bBECAUSE I SEE SO.; b; S2 p. J( i( z& p
大体可以理解为:我认为这样所以就这样。并且是我认为我行,只有一个理由即我认为,是虚的假的,没有任何依据;而我认为我不行,却可以找出很多理由,并且这些理由都是真实的。
3 S* x7 w) r0 K' Y( N最奇怪的是我认为我行,正确!我真行;我认为我不行,也正确!我真不行。这其中的道理我一直没琢磨明白,哪位高人知道请赐教!$ {5 D8 D; Q, H+ N0 C; ~: e# c
当然举反例抬抬杠增加增加人气也欢迎。0 f3 \0 h2 X1 K i; _; Q; c
上面几句话有点拗口,下面继续来点简单的务实的。# F& |, |/ a/ |. s$ e) v- D# L
人各有所长,发挥特长事半功倍,学习也是这样。
. {, O" y% n6 n$ n3 C0 p我在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化学成绩名列前茅(粗心,未得第一),而生物倒数第三,政治倒数第一。, |6 B5 V, `! x0 |' e; Z0 x
我很迷惑,我到底是聪明还是笨?好像都有理由,但又都不对。/ L' i2 H8 V& F! Q
这个问题虽然一直没搞明白,但关键问题还是解决了。
7 b3 d) n8 C$ T经认真总结发现,我对物理化学感兴趣,每当新课本发下来,我都会利用假期将他们全部自学完毕,即使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就考期末的卷子我考个80分(满分100)也不成问题,而对生物政治不感兴趣,上课听不进去,总想睡觉。而大家都说,这两门课是死记硬背的课,复习时突击突击背背笔记就行了。我做了,但结果就是一个倒数第一,一个倒数第三。
6 O0 C2 R/ x& @, h. R) }: @: X原来强记是我的弱项,而逻辑是我强项,于是我就用学物理、化学的方法学生物、政治,仔细看书发现,这两门课逻辑性也挺强,但难度少很多,对我来说就是送分的,于是期末考试两门都是第一名。
: d4 h; u# ?8 Z8 U后来我同桌问我:没见你用功背笔记,为啥考的这么好?2 v* x: L' o; T4 Y2 ~9 [
我很得意的告诉他:我看了一遍书,就全记住了。8 B6 |/ H$ a: L, X" |/ h
结果是他很佩服我的记忆力。$ ^8 g$ r& ^3 Y) s
实际上如果让我背课文,我还是读一百遍也记不住,课文的逻辑性差,我虽然10倍努力,但还是记不住。. W, e! ^: E6 j7 m5 x, h
每个孩子都有特长,关键是如何发现,如何发挥。每个老师要教50多个孩子,并且现在评价老师和学校的标准也是学习成绩,不要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对老师学校也是这样,所以只要能提高分数的办法老师无所不用其极,常用的是给家长布置作业,现在有的学校简直是在作孽——进行军事化管理!
; D3 p( h% a0 E现在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效果如何,大家都清楚。* o, G* `$ Y' Z o) {
让老师去办好像对老师的要求也太高了点。3 ^' P1 ^ B4 j- r4 d
孩子天生就有一定的不同,各有所长和所短,现有填鸭式教育只适合发掘单一类型孩子的特长。而玩耍(准确的说应该是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最容易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特点和兴趣;也最容易让家长发现孩子的特点,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和引导。- L$ b8 K- N, [" Q2 e/ R/ I* F
我小时候的玩具很多都是自己做,做玩具就是一种玩法,所以上物理课时看到实验仪器立马就被吸引:比我的玩具精致多了,好玩多了。老师再一讲解,立马就被吸引住了,不用老师要求预习,我很快就把书全部看完了。& N* D$ H5 {& {3 I& t9 }) r
这种看书法与预习不同,预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只要看个大概,有问题可以听老师讲,自己看与“学习”关系并不太大,更像是一种爱好,副产品是成绩轻轻松松就出类拔萃,在工作中也能灵活运用。因为这种看书法要求必须全部看懂,不能留尾巴,否则无法继续向下看。
" w. d& I- t$ F化学也一样,上小学玩的时候,偶尔看到蓝矾,觉得漂亮,就放在水里用锯条做的刀搅着玩,发现有锈的地方不变色,而刀刃变红,我就把锈磨掉,然后向同伴炫耀我发现了给刀镀铜(当时不认识,猜测是铜)的办法,很牛了一把。当上化学课作实验,证实那确实是铜,并讲了原理,我的兴奋无以言表。不用老师说,两个星期,课本全部看完,看书的过程是兴奋的,一点都不累。: D) W% d! X5 ~! J, x" \' m& ]/ F
要是没有玩怎会有如此强烈的兴趣?谁也不知道孩子会玩出什么花样,什么时间玩出出成果。
, Q- @/ Y% t+ Y1 E现在如果你让孩子在假期将课本自学一遍,孩子死的心都有。" F) W' E! z% ^+ L4 i/ O. ^
家长要做的就是及时发现孩子的特长,启发他如何加强与运用;发现不足及时创造条件并引导他去弥补,而不是把自己的一点点成功经验,甚至是道听途说的破烂理论奉为真理,强迫孩子去做。4 O& g; Q. z; ]" b# W7 J; j
散养不意味着不管,管的方法不一样。散养的孩子,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他有权选择,家长承认他的所作所为总是合理的。家长只是他的支持者,他的台阶,他翅膀底下的风。
1 {" d8 z2 C* w2 z. Q1 N8 n而圈养孩子的家长是孩子的主宰,是孩子翅膀上的黄金,孩子只是他的从属品。9 a- b( @" a6 `/ d% X+ n
圈养这对家长的要求非常的高(现在的情况是家长的素质确实达不到要求),要管的事太多,家长非常的累,也许还要一笔不小的开支。* x( W/ _# b7 @( \8 P, C% |1 A
散养的家长省心,孩子快乐,可谓省心省钱,为什么还是那么多家长喜欢圈养?7 w4 y! x5 P) @" V9 o% e1 _2 x
因缺乏对孩子的信任而不敢放弃控制。
1 x1 c/ \- a) ?3 A% Z5 V# T为何缺乏信任?因心存恐惧。
( x# \7 B( w! S4 q Y- M家长经常说孩子的辨别能力差,不管会学坏,所以“管理”就理所当然的了。' v$ |4 H1 `3 r A. _1 ~0 S* @
孩子辨别能力差吗?6 o9 Q4 k9 Q5 e0 ]& X+ N
肯定不是,任何人都会为自己作最好的选择。
8 |# z$ i8 ?5 \/ k! T' S9 ?不管会学坏吗?
1 {5 Q2 N' W7 Y! A这种担心更经不起推敲:你那么好,你天天把孩子捆在身边,为什么跟你在一起那么长时间没学好?$ m8 ]# w! k+ S$ i6 @
实际上这种担心恐惧与孩子没有任何关系,不是你家的孩子不好,仅仅是因为你不自信,害怕出现自己不能掌控局面。只有牢牢地控制,一切均在掌控之中,他才会觉得更加安全。
4 Y$ w- T7 y; {' l$ v& n 但靠控制是永远实现不了你的期望的。
) [( a/ J0 v7 F( q5 T# @8 m- e在这我透露一个秘诀,一共两句话,照着去做,你担心的情况肯定不会出现:2 o. ^$ T8 P( \
第一句:这挺好的。不管孩子出现什么问题,现状怎样,都高高兴兴地对自己说“这挺好的”,不要评判,更不要批判。你就会发现事情的另一面确实挺好的。
5 j, m5 F5 e/ i' v) b有家长说我孩子要吃糖,不给就又哭又闹。高高兴兴地对自己说“这挺好的”,为啥挺好的,孩子的目标感非常强,是干大事的料。
& r' j6 U/ y3 M$ Z确实挺好的。2 ~7 l# p# B d. I. Q: e
第二句:这是合理的。不管孩子出现什么问题,现状怎样都高高兴兴地对自己说“这是合理的”,你很快就会找到造成现状的原因,原因找到了,事情就已经解决一半了。& N( T" c1 m7 T. A5 a$ e
说第二句“这是合理的”,为啥?他一出生不这样,一开始要糖不给就哭,一哭就给;后来哭也不给就闹,闹了就给,只要闹得凶,总能吃到糖,原来原因在我。那我就改改吧。9 l; i7 B! Q7 U# _4 d( l& o
还怪孩子吗?还生气吗?知道怎么作了吗?+ d& j: z. Z1 p
跟孩子一起成长挺轻松挺简单的嘛。
2 q; ?. R% |9 ^有朋友说,散养挺好,但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没法推广。我用一个小故事来回答这个问题,故事是这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