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2387|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美金融大战尘埃落定!ZG真的很惨! (转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3618

积分

The Best Investor

Rank: 8Rank: 8

贡献
827
金钱
866
积分
3618
帖子
840

VIP会员勋章 论坛核心会员 灌水天才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
lb_0815 发表于 2008-9-18 10: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最近全球都在谈论一件金融大丑闻,很不幸,它的主角就是ZG。ZG大陆除了拥有“两房”垃圾债券3763亿美元以外(前天暴跌88%几乎已经归零),还拥有5000多亿美国国债,看来早晚也是垃圾。两者之和超过9000亿美元。30年改革开放的换来的外汇家底大部分都套在里面。预警早就发过了,为什么不采取疏散措施?很简单官员私人拿回扣造成的。
( g3 Y3 t( X; \! @: X
1 o( \+ |% K2 T. t: r  香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金融专家刘梦熊撰写《我为人民鼓与呼》一文,在香港三家媒体以整版篇幅发表,引发震撼,各界关注。刘梦熊疾言厉色质问ZG财政金融管理当局有关拍板人:“你们这班败家子哪里来这么大的胆子,拿国家人民的钱,来买天文数字的美国“两房”公司债券。现在“两房”基本上已破产,你们如何向全国人民交代?如此离谱决策有没有黑幕,人大会应立即组织特别调查组彻查,追究责任!”。此评论 犹如闹市中引爆炸弹,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金融乃至经济界强烈反响,不过都是在上流高层经济圈内. 7 t. j5 J2 C& Y; W  I; ]' Z

& O& K) s0 }9 i2 e  次贷危机下,美国的两家房贷抵押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公司行将崩盘破产,荣登美国“两房”公司外国债权人之榜首的居然是ZG,一共持有涉及该两间公司高达3763亿美元债券,约占ZG外汇储备总额21% 。国际经济界称为一件匪夷所思的大丑闻。
# p% C6 }% c8 v4 [& u) A9 f$ p  R& W0 Z/ n7 d( n, K
  国家资料显示,自2004年开始,ZG对美国债券的持有一直在高速增长,从2004年到2007年惊人增长三倍,高达到9220亿美元。仅2006年到去年2007年间,ZG对美国债券的持有增长66%。在美国次按危机即将露出狰狞面目的前夜,ZG仍然痴心不改地不断大手笔增持美国债券。究竟是谁拥有在这样疯狂地处置ZG巨额外汇储备的权利,如痴呆一样疯狂购买美国债券?   z3 `2 O$ H& b; ^; C9 G; ^

2 y" w1 C* [2 P. x7 K) N. Y: ]  同样是亚洲大国的印度,外汇储备也很客观,但印度对美国“两房”债券持有量才2300万美元而已,人家是意思意思,ZG的3763亿竟然是印度的一万六千倍,差不多是三万亿港币。这样投进美国“两房”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 c( p, t* f. H7 ]3 t9 l; u
6 g& T: d. U9 c' U, o: `; {" L; H/ p  国际公认的原则是,外汇储备公认的投资原则是安全第一,分散为宜,但ZG财金当局却将外储的百分之二十以上投资于美国“两房”,这相当于将大部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当年亚洲金融风暴,香港和东南亚楼市崩溃,还闹出「负资产」,业主和银行一齐遭殃,说明房屋按揭本身风险很大,其衍生债券更是危险品。 3 ]. G7 V5 ?1 v4 m( i0 p
  {; ^( Z- \( z! o* t
  不能只集中在一个菜篮里,这是金融投资常识性的金科玉律。外匯储备投资原则是安全第一,稳健至上,比重分散,结构多元。可是我们那些可爱的受握重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财政部、ZG人民银行的败家子一般的官员,个个还都是硕士、博士学位! ) w! l0 o2 i& w" f: }1 J) j
4 @% F! E8 q, Q
  就冲这点,ZG民众还有什么脸面去嘲笑印度!叫人家阿三,自己都快成阿大了。到底是谁祸害ZG如此吃亏,不,是重创,而成为世界笑柄!
: s6 `. b6 k! q; K
+ N3 P* ^+ ~4 F/ S/ d& m2 W5 a4 f  我一贯就对什么莺歌燕舞的盛大晚会、开幕式不以为然,花钱给人看的东西,值得那样好面子搞成空前绝后的拔高?看清楚自己的弱点、忧患,早早修复自己可能被对手抓住而致命的死穴比什么都重要!
% D3 r( j  J: T/ O' R# n/ c, a/ \6 A  w; E  E
  我认为:这件金融丑闻的暴露,实质上对ZG经济重创之巨,对国民信心和精神打击之大,简直可以抵消大批我们自己宣传的其他成就光环。这决不是一般的问题,甚至不是什么重大失误!不能用失误的概念,而是直接叫做中了“杀招”!它的背后是应该是严重的渎职 战略间谍的性质! , r# @2 W2 R8 e/ W

5 h) e# p& g% T4 Y, ^5 X  ZG经济学家都在干什么,受那些所谓主流经济学家提出的高论影响而实行的政策,最后使谁最终受益,使谁陷入深深窘境了呢?那些“主张对内狂引境外战略投资者、让其大赚贱卖的银行原始股;对外大力推出ZG优质大型企业或国有垄断企业境外上市,向海外慷慨派送十倍于融资的分红”的经济专家到底在干什么,他们的底细和真实身份到底是谁? ' x) z7 k% R& T

$ F! n8 S! U3 S2 ~3 u* W: P  近些年来,境外利益集团在华活动十分活跃,境外利益集团在华活动手法多端:有的熟谙ZG国情,巧妙利用各方人脉,想方设法接近各级领导人,进行商业游说,影响相关决策,为商业活动铺路;有的境外利益集团对有关部委研究机构与学者给予丰厚的课题经费等途径,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所谓研究成果和影响为境外跨国企业集团谋利、鸣锣开道,对ZG相关部门决策与立法施加影响。于是ZG的经济专家和经济官员们他们当中有不少靠着暴利集团贿赂、靠着境外集团资助做研究报告,通过境内外媒体精心包装、刻意打造,提供各类活动舞台,提高知名度、美誉度,从而成为ZG国内行业精英,拥有强大的话语权,为国内外的利益集团鸣锣开道呼号、充当掮客买办,多年来实际也真正影响了行业乃至国家经济决策。
2 s0 p3 B4 |: B6 ~0 d9 [8 h- [' |# K
我一直认为近年国家经济领域这样的怪异诡秘的现象和行为,决不仅仅是表面专家贪财、官员渎职那么简单,应该是境外对手和敌对势力精心地策划和不懈的努力后,其战略金融间谍的成功之作。这场惊天的美国债券丑闻,更坚定了我的ZG国情判断,因此继续等待全面做空全部跌停的时刻.
LR:U7894001

0

主题

0

好友

3618

积分

The Best Investor

Rank: 8Rank: 8

贡献
827
金钱
866
积分
3618
帖子
840

VIP会员勋章 论坛核心会员 灌水天才奖

2楼
lb_0815 发表于 2008-9-18 10:16 |只看该作者
《我为人民鼓与呼》原文  / P. J" L2 y) @% E2 L, w7 X
                作者:香港特区全国政协委员刘梦熊
% e. q* g1 D" M1 r  e
4 n9 g* m9 D5 g& ?# V/ x4 _- Y8 P  美國兩家「巨無霸」抵押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崩盤引致的金融風暴震撼全球,各國股市插水式下跌。見慣風浪的金融大鰐索羅斯也驚呼是他「一生中最爲嚴重的金融危機」。
1 q, X5 g( U% e7 p3 O
$ v% L$ @8 I! `* d% h6 z  令人震驚的是,據通訊社報道,中國竟然是「兩房」名列榜首的外國債權人,一共持有涉及該兩間公司約三千七百六十三億美元(相當於二萬九千三百二十八億港 元) 債劵,約佔中國外匯儲備總額百分之二十一!是另一個亞洲大國印度「兩房」債劵持有量的一萬六千倍!這簡直是一件匪夷所思的天大醜聞!
0 a  Q: C8 {, x9 ~; b2 E3 Z* Y  G" _3 w' W2 v% I3 W
  筆者謹以全國政協委員和金融界人士身份質問中央財金當局有關拍板人:你們這班敗家子哪裏來這麽大的膽子拿國家人民的錢,來買天文數字的「兩房」股票!現在「兩房」基本上已破產,你們如何向全國人民交代?3 \  F* G, M. J$ k

7 b9 a1 H4 C2 Y1 m  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並非這個國家的淨資產,當外資熱錢流走之時,外匯儲備就會下降。所以外匯儲備公認的投資原則是安全第一,分散爲宜。由此觀之,中國財金當局將外儲的百分之二十以上浪擲於美國「兩房」,是極其嚴重的錯誤:& V, N0 I  f7 i2 Q' y4 N. B* [+ Q2 q% J

2 j# k0 E7 B6 Q+ J, |- |! n6 Q4 }  第一、十年前的亞洲金融風暴,香港和東南亞樓市崩潰,還閙出過「負資產」,業主和銀行齊遭殃,説明房屋按偈本身風險很大,其衍生債劵更是「危險品」。中國竟然將五分之一以上外儲如此集中投向美國「兩房」,談何安全?談何分散?第二、由於美國外貿赤字、財政赤字嚴重,美元長期處於弱勢,此已屬常識。而中國光是向「兩房」已投下相當於海内外給四川地震捐款一百多倍的外儲,如此側重美元資產,依據何在?眼光何在?如此離譜決策有沒有黑幕,人大常委會應立即組織特別 調查組應予徹查,追究責任!
LR:U78940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3618

积分

The Best Investor

Rank: 8Rank: 8

贡献
827
金钱
866
积分
3618
帖子
840

VIP会员勋章 论坛核心会员 灌水天才奖

3楼
lb_0815 发表于 2008-9-18 10:17 |只看该作者
转来的《我为人民鼓与呼》 (2008-09-12 10:04:19)
& Q  r8 d; `! |8 \/ d标签:杂谈         
" b" r8 a+ n6 E; f1 _/ n8 F4 H5 Z# g2 N: H6 S" R" y- U
股市暴跌让很多股民蒙受损失,其实,股民不知道源头的开始,这份文章或许能说明大概。所以我转了过来,有空值得研究。
( b- p4 V5 E# B0 D8 P7 I1 G
" z8 h9 \2 C5 N , c% i: u& `8 E. c0 u/ o. v; F
& U( J" O% w+ y' v* K8 k  s6 }% l8 @7 h" o

' m' c2 k- H9 i& {/ @1 s
+ ^7 O. o. W' u. S+ l( E9 u
8 `9 [- Q1 w( R3 o6 T4 j& w' b2 @
亚洲周刊江迅/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金融专家刘梦熊撰写《我为人民鼓与呼》一文,引发各界关注,中南海亦派人找他问计。刘梦熊认为,ZG外汇储备投资美国「房利美」、「房贷美」失误,应追究责任9 a) `$ Y5 j; T( d" ^

/ L2 z6 b1 i- ?5 F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简称Fannie Mae即「房利美」)、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oration,简称Freddie Mac即「房贷美」),这一对略带脂粉气译名的姐妹花,正成为ZG金融界关注的焦点:为什麼ZG外汇储备会经不起这对姐妹花(下称「两房」)的诱惑,竟跌入陷阱?& i- s; a: l7 _$ c% r" S

: ]  [$ \# p' v' @七月十七日,香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金融专家刘梦熊撰写的《我为人民鼓与呼》一文,在香港三家媒体以整版篇幅发表,旋即成为数百家网上论坛的热点。刘梦熊疾言厉色质问中央财金当局有关拍板人:你们这班败家子哪里来这麼大的胆子,拿国家人民的钱,来买天文数字的「两房」股票。现在「两房」基本上已破产,你们如何向全国人民交代?「如此离谱决策有没有黑幕,人大常委会应立即组织特别调查组彻查,追究责任
. J! S6 S: k/ K1 U  e
+ M/ F' A3 T1 l9 i  r刘文发表后,犹如闹市中引爆炸弹,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金融乃至经济界强烈反响,在北京财经当局也引发了一场「地震」,中南海当天就作出指令,指派外交部驻香港特区特派员公署,当天紧急找刘梦熊约谈,了解他的想法,听取他的建议。& M2 h  A& ]( L. S. O- L) M; B

' X+ t0 _9 X7 O, G5 K刘梦熊在《我为人民鼓与呼》中说:「美国两家『巨无霸』抵押机构『两房』崩盘引致的金融风暴震撼全球,各国股市插水式下跌。见惯风浪的金融大鳄索罗斯也惊呼是他『一生中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令人震惊的是,据通讯社报道,ZG竟然是『两房』名列榜首的外国债权人,一共持有涉及该两间公司约三千七百六十三亿美元(相当於二万九千三百二十八亿港元)债眞,约占ZG外汇储备总额百分之二十一。这简直是一件匪夷所思的天大丑闻!」
' t6 q2 k$ G( b* W* a/ a0 k% k( q+ l* b+ p. r& j
有香港学者认为,「像刘梦熊那样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公开提出质疑的做法,历来少见」;内地有网友留言说:「看来又一个敢言的政协委员要下台了」;有亲友提醒刘梦熊:「共.产.党给你那麼高的荣誉,你还要发表这麼尖锐的意见,还想不想混?」七月二十日,刘梦熊接受亚洲周刊访问时说:「如此离谱决策,如此弥天大祸,试问,身为参政议政的全国政协委员,身为置身金融界三十多年的专业人士,如果噤若寒蝉,对得起人民的嘱托和自己的良知吗?」* j( a8 R: y7 N- t; U( t5 w1 l, ]! x

' y! f# l) f& t1 G0 }; V2 N1 k4 ]他说:「民族英雄林则徐有诗云『苟利国家身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二零零八年是彭德怀大将军一百一十周年诞辰,他当年在庐山会议犯颜直谏,发出『我为人民鼓与呼』,看到对国家和人民不利的就要挺身而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不只是做『擦鞋委员』、『鼓掌委员』,ZF做得好,应该鼓掌,但财经当局捅了这麼大的漏子,犯这麼低级而又严重的错误,我能不挺身而出吗?」以下是访谈摘要。( n/ c5 B6 p+ y( O. A. m
' E6 d- T0 ~6 Z/ [1 i7 R* j0 ?! H
三万亿资金投放「两房」,问题要害何在?, H( n$ Y% N" {6 [8 F- C

. a" d" F; y; G/ q" Z* J美国「两房」崩盘震撼全球。而ZG财金当局将五分之一以上外汇储备即三千七百六十三亿美元投入「两房」,成为最大外国债权人,这一愚不可及的做法更是震惊中外。从事这一行都知道,怎麼能把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的百分之二十多集中投在一个地方,这是异乎寻常的。要害是两个原则。* ]" h2 ^& Q2 Y! H$ H( y
0 t% v/ @- G/ y$ X: ~$ @0 p
哪两个原则?0 p1 C0 c3 O2 _) w2 n% o. d$ I  ~2 V

, z! ^/ T6 h3 s# \" I外汇储备不是一个国家的净资产。每一美元的外汇储备都要央行用相应人民币兑换回来,与商业银行管理的资产没分别。举例说,你在北京,是ZG人民银行,我在澳大利亚汇了一美元到你帐上,国家户口就多了一美元外汇储备,但你到银行拿一美元时,ZG人民银行花八元人民币给你兑换这一美金。你要去日本公干,又把八元人民币换回一元美金带出国,那外汇储备就变成零了
9 A  _1 X; W5 G9 i4 @: g. j: i5 {* B2 p7 V# p! ?3 G4 a0 O
- x- |% s1 z3 K( ]  ~
因此,正看是资产,反看是负债,是一种国际收支帐而已。从理论上讲,要准备外汇储备中有相当多热钱和外资是要流走的。外汇储备不是你的净资产,只是存在你银行里而已,人家可以存,也可以提,存在你那里,所有权、支配权不在你那里,你只有管理权而已。因此外汇储备的投资就不能有风险,更不能有高风险,安全第一,稳健至上。这是一个原则。第二是分散原则。通常说有美元、欧元、日圆,有黄金、白银,有债券,有对冲活动,总之要套利,十拿十稳。安全、分散都是公认原则。
$ W  C8 D. b- q- e, p
" [/ [. m. R9 B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有没有投入「两房」?
. \* f- z! h  B2 y+ x2 N1 c$ ~( e; m5 H
同样是亚洲大国印度,它同样是金砖四国之一,印度「两房」债眞持有量才二千三百万美元而已,人家是意思意思,聊胜於无,ZG是印度的一万六千倍,差不多是三万亿港币。这样投进「两房」太没道理了,不能只集中在一个菜篮里,这是金科玉律。外汇储备投资原则是安全第一,稳健至上,比重分散,结构多元
0 [1 i4 `, T: w: L4 ?. i$ ^) l6 W4 n$ R6 H+ c7 e
你提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应立即组织特别调查组彻查并追究责任,理据何在?* R4 \' ?3 F) O$ Z

' V7 q1 h- j! q) RZG买的是高风险,比例又这麼大,这太不寻常了。这是谁建议这样做的,谁论证的,谁拍板的,谁批准的,谁去实施的,其中究竟有没有黑幕,按国际金融交易惯例,购买债券、股票的中介有佣金可收,佣金是百分之二点五,三万亿的百分之二点五,就是七百五十亿,所得的佣金流向如何,有没有人以权谋私,中饱私囊。我不明白,究竟是外汇管理局的问题,还是财政部的问题,还是ZG人民银行的问题?外汇储备的投资运作有哪些专家论证?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如何体现?流程如何?有无权力制约机制设置?这麼大损失,如果有黑幕的话,有里通外国的话,是不可饶恕的犯罪。应有人对此丢乌纱帽甚至人头落地。中央应从决策、操作乃至监管、制约机制,直到外储投资方向、原则来个通盘检讨。9 e( z1 [( @8 e6 \# T

' a' W) c, L( p8 I& DZGZF目前又能做什麼?, ^+ J; J1 W5 Q- g5 |) ]
+ S$ ~# @7 B7 J3 o5 a
当务之急是「补镬」。首先,ZGZF应紧急动员外交系统,联络日本、新加坡、开曼群岛、卢森堡、韩国等众多「两房」债券受害国财金负责人和ZF首脑「大串连」,邀集他们统一立场和行动,要求美国ZF对「两房」负起监管和承担之责,为「两房」五万亿美元债券作担保,促其维护美国国际信用
: ~' I4 d! T/ m! `# X# a* p# O* r9 q/ {1 Y
其次,ZGZF和「两房」债券受害国应合作,以美国投资者也握有三万七千亿美元「两房」债券为由,游说美国国会议员向ZF施压,挽救「两房」免於破产。第三,中央ZF应立即对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彻查究责。第四,目前掌管国家外汇储备的机构应该立即改组,要依照严格监管、有效制约、充分论证、高效实施、防范风险的原则重组外储管理机构
5 k: U( r6 T$ {" Q6 ?
, x( i8 t, H& g# r
* M  |3 l8 s& m$ r4 a外汇储备的投资必须恪守「安全第一,稳健至上,比重分散,结构多元」原则。第五,ZG是「世界工厂」,对石油、煤炭、铁矿、铜矿、木材、橡胶、纸浆、小麦等大宗物资有强劲的长期需求,但ZG实际上「地大物不博」,因此,外储投资应向能源、矿产等海外并购倾斜,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
LR:U78940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3618

积分

The Best Investor

Rank: 8Rank: 8

贡献
827
金钱
866
积分
3618
帖子
840

VIP会员勋章 论坛核心会员 灌水天才奖

4楼
lb_0815 发表于 2008-9-18 10:17 |只看该作者
文章邗登於17/08/2008 東方日報 龍門陣 及 太陽報内6 B0 x- |/ Z4 k" ^# p

  {8 D* C5 I& D1 z/ e( z& w--------绝望的分割线—————' B) h1 W% Y* e. n2 d
# [; t" p' c0 Z3 y2 z. E9 h8 h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金融专家  刘梦熊2 K0 j) |& d' d5 T* E. B$ K# V( d) L4 i
  
/ |+ [# i( M  R房贷美、房利美这对姐妹花濒临破产,也将美国房贷市场推向崩溃边缘。ZG作为第一大海外债权人,3,760亿美元国民财富会“因祸得福”,抑或“是祸躲不过”?取决于美国的拯救方案。
% A- |! ^  \$ h: V: T$ s1 Y3 z5 [9 W3 R& L! h+ W0 I# v8 O: ?$ i& {
上周五,美国两家ZF发起类公司(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 ,简称GSE)房贷美(Freddie Mac)和房利美(Fannie Mae)传出深陷财政危机,ZF可能接管的消息。一时间,股市风云变色,道琼斯工业指数两年内首次击穿11000点大关。  
+ S8 _! P% I$ W  * N+ u# C, g" f# M- q
五位现任和未来美国经济“首脑”:美国总统布什、联储主席伯南克、财长保尔森、候选总统奥巴马和麦凯恩纷纷出面表达关注。外界先有报导伯南克提出将开放贴现窗口,随後联储有出来澄清,外界分析认为这“出尔反尔”,显示ZF举棋不定的窘迫为难。  S8 O+ R* ~# b& T% D
  
. V4 O- \8 l$ q8 y* hZG读者也许奇怪于,这对译名有些脂粉气的公司,为何如此举足轻重?他们虽然是上市公司,却有着深厚的官方背景和非常特殊的“江湖地位”,不客气地讲是美国房地产贷款市场的“心脏”。( z' W/ l* `, o; ~
  ' j- g$ b: u' a8 m8 `* N
设立于1938年的Fannie Mae一直被视为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MBS)的奠基之笔。罗斯福总统在大萧条时设立他的初衷,就是保证房贷资金的流动性;Freddie Mac意译名是“联邦住房贷款公司”,由国会在1970年发起成立。简单讲,他们是美国房地产贷款的最大买家,从债券市场融资,购买银行的贷款,然後打包出售,或者自己持有,充当着美国房地产贷款的血液-资金供给分配站,目前共持有或担保着5.3万亿美元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占全美未偿清抵押贷款的半壁江山。
, k( p! Y2 Y+ T) `! z  ; B* ?( Q. j3 c  p( R  w* ]! ^
次贷危机中,它们不但扮演着官方救援队,也肩负着最後关头为楼市贷款的重任。他们轰然倒地,美国力挽次贷狂澜于即倒的努力不但可能付之东流,全球经济也将面对很大的危机和变数。
8 E1 K; o; }, [1 O8 W: N# c, L8 i  
- \) D9 p; h# N而ZG国民应该了解的是,根据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2007年联合发布的“海外持有美国证券情况的报告(Foreign Portfolio Holdings of U.S. Securities),这两家公司排名前五的外国债权人依次是ZG、日本、开曼群岛、卢森堡和比利时。海外投资者共持有1.3万亿该公司的债券,其中ZG持有3,760亿美元。而成为美国反对ZF接盘者最重要的论据。他们指出,这两家公司的债券既然属于“非ZF担保债券”,投资者获得了高于国债的利息,就不应该由拯救“因祸得福”,又享有ZF担保。拯救,会事实上成为用美国纳税人的钱,补偿投资失利的ZG和其他海外投资者。! N3 I) ~6 Y/ x4 r
  
, ]: o; u7 ^& u- Y: h/ l7 W5 D美国前政界人士成立的非官方机构Freedomworks总裁 Matt Kibbe就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他提醒美国公众注意,ZG是最大的债权人。
( L& D& }& V% Q, E6 V* h, h  " `- z4 P" f9 B% N- h* X
Matt Kibbe称,ZG如果做了不明智的投资,就应该承担後果,而不是美国纳税人埋单。
( ~  Q$ g4 J* A  
" \4 d+ m. P1 {8 U1 i) D/ [非常微妙,需要指出的是,这两家公司的债券虽属ZF发起人公司(GSE)债券,而非美国ZF担保债券,但却被“视为”後者。背後的逻辑是,他们对美国的举足轻重人所共知,ZF不可能坐视其有何闪失。虽然从法律上讲,ZF完全可以做甩手掌柜。
! l2 u* u, Y0 W: h2 }% m1 x  ( f& l+ A  S% m# ?/ h- a
美国国家利益和ZG的债权人利益,就这样被绑定为一条绳上的蚂蚱。美国ZF心知肚明不可能袖手旁观,虽然拯救计划绝不会比拟定天书简单多少。如果美国ZF接盘,很可能令美国ZF债务翻番,进而影响美国国家主权AAA的信用评级。标普就在稍早一份报告中,提示这可能招致的“美国大规模财政危机,和美国主权信贷评级被降级的威胁”,虽然该公司也表示短期内这两家公司的AAA评级不会被降级。/ z  d5 a7 ^7 B( F5 r" Z
  6 X/ Z, N8 y0 L% N
客观地讲,ZG的这笔投资不能成为“不智”,但值得关注的是,ZG目前作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美国证券投资者,是否有在美投资的有效风险预警系统和定期的因应调整机制,尤其是在国家投资公司试水黑石浮亏13.13亿美元、ZG银行业为次贷记提十数亿美元的减值准备,和又一个3,760亿美元祸福不定之後。
LR:U78940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3618

积分

The Best Investor

Rank: 8Rank: 8

贡献
827
金钱
866
积分
3618
帖子
840

VIP会员勋章 论坛核心会员 灌水天才奖

5楼
lb_0815 发表于 2008-9-18 10:18 |只看该作者
质问中央财金当局- _6 t/ S, n! Z( n
# g# o  E, W) R; M
香港特区ZF中央政策组非全职顾问 刘梦熊* M. M9 `7 ^8 |0 v4 T/ M$ J
+ S4 p: u2 H8 m0 a% L6 {$ r% P1 O
18/07/2008
1 S" \/ Z' L, \- Z  k4 _- O  Q3 [2 x0 k% N. v
         美国两大金融抵押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崩盘震撼全球。而ZG财金当局将五分之一以上外汇储备即三千七百六十三亿美元投入「两房」,成为「两房」最大的外国债权人,这一愚不可及的做法更是震惊中外,令国人扼腕!中央财金当局对美国金融霸权缺乏警觉,违背外汇储备管理原则,跌落「两房」陷阱,造成国家财产天文数字般损失,所犯的错误是不可饶恕的。必须向十三亿人民讲清楚、说明白:
) c& Y+ `) O$ z( p/ i- b5 ~6 ?9 j0 e
# i; s  X) B! W2 l! L" \) |1 h        一、外汇储备正看是资产,反看是负债。每一美元的外汇储备都要央行用相应人民币兑换回来,与商业银行管理的资产没分别,因此在处置上必须格外慎重,避免高风险。你们究竟懂不懂这点金融常识?" y, S9 {( \+ l, t% y' E& V; C% k7 \
1 M. g2 j( i5 Z: v. i5 W, U
        二、外汇储备投资原则是安全第一,稳健至上,比重分散,结构多元。「避免把鸡蛋放在同一篮子」是金科玉律,你们为何居然将五分之一的外汇储备扔进「两房」这个「黑洞」?
1 E# ^: l# |5 `! q$ R' Q" j
+ b, u% O, w% P1 V0 e& M. ]5 k# f        三、国家外汇储备的投资原则和投放方案由哪些部门负责?是国家外汇管理局还是财政部?抑或是ZG人民银行?具体操作由哪些部门和人员负责?由谁监管?
: b; {+ ~0 m9 u% r4 |+ G
/ ^! o8 N! U) ?$ Z" P( K$ D        四、外汇储备的投资运作有哪些专家论证?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如何体现?流程如何?有无权力制约机制设置?如何防止类似李森葬送霸菱银行的漏洞出现?4 E# f; B+ g6 r) l4 Z9 q

) M5 a4 _  b1 u        五、以三千七百六十三亿美元巨额外汇储备如此集中投入「两房」,究竟是谁的建议?由谁拍板?为何没有风险防范?当中有没有不可告人黑幕?& |' g5 K8 [+ o' k
: k* F  S5 L5 O& |
        六、按国际金融交易惯例,购买债券、股票的中介有佣金可收,ZG投入「两房」债券数额惊人,其佣金也惊人。这些佣金真正流向如何?有没有人以权谋私、中饱私囊?
LR:U78940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3618

积分

The Best Investor

Rank: 8Rank: 8

贡献
827
金钱
866
积分
3618
帖子
840

VIP会员勋章 论坛核心会员 灌水天才奖

6楼
lb_0815 发表于 2008-9-18 10:18 |只看该作者
刘梦熊$ }0 f; b& y6 w8 v1 i" v

9 ~& O9 d' m2 I        刘梦熊,现任世界最大华资证券行京华山一首席顾问,并任香港上市公司信用卡防盗系统﹝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香港特区ZF中央政策组非全职顾问。一九七六年四月加入金融界。先后从事日本期货、美国期金、九九金、外汇、证券、投资银行﹝买壳卖壳﹞之经纪业务,历年在多家金融机构出任营业代表、经理、总经理、总裁、董事兼首席顾问等职务。曾在日本期货、外汇方面业绩破当时全行纪录。一九九一年至九三年出任平和集团首席顾问时,连续三年荣获"金融精英"金牌。近年主要从事上市公司收购合并工作,曾创九月内连续完成三项重大并购之行内纪录。5 K; _5 D* p( D2 U' `% }. ~
: L+ _: N, z8 M" W- |. g( D
        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零年、九四年至九六年曾长驻台湾,出任金融机构总裁,曾以最高票当选台湾国际商品协会常务理事。一九九四年十一月,被聘为广州市ZF决策咨询顾问。多年来在港、澳、台、大陆发表数以百计经济评论、时事评论、外交政策评论。一九八九年在台湾出版《期货决胜一零八篇》一书,两岸高层人士题辞、作序,轰动全行,被台湾报章誉为"国内两大名笔"、"超级营业员"。一九九三年一月,由广州出版社发行大陆版,被全国各期货交易所及经纪公司采用为基本教材。连续六版,销量以10万计,荣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二等奖》、《粤版优秀畅销书》等多项大奖。94年又推出香港版,被誉为"期货孙子兵法"。一九九六年十月被聘为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至今。一九九六年八月,发起组织全球华人保钓大联盟,任发言人。
5 I$ }4 F9 v9 H* N
! P  a" }& {/ J2 }3 v  M        多年来,香港、大陆、台湾、澳门报章杂志多次发表有关刘梦熊报导、专访,主题多为《金融精英刘梦熊-一条泳裤闯香港》,《刘梦熊宗旨纯正,尽力造福客户》、《刘梦熊君子风度仰俯无愧》、《刘梦熊醉心寻壳游戏》等等,被媒体誉为"期货教父"(人民日报)、"买壳教父"(深圳商报)、"DEAL王"(快周刊)、"KINGOFSHELLGAME" (英文南华早报)"金融红娘"﹝ZG企业家月刊﹞等。曾到世界五大洲二十多国访问、考察、旅游。在海峡两岸各大城市、大学讲演三十多次,被聘为北京大学国际投资协会顾问。
* a0 i# e& L; ]1 G1 W! }  # k3 F7 M5 L; f. s; x) T) f
根据上文提到的联储和财政部报告,ZG到去年中仅次于日本所持的1.197万亿美元各类证券,在美国持有总价值9,920亿美元的各类证券。1 V( H6 ^  a  c/ k6 w6 `4 n
    q" k# k  g+ e; u$ r
分析细目,中日间最显着的的差别是ZG偏重债券投资,其中资产支撑证券(ABS)高达2060亿美元,是日本的两倍。这类证券即包括曾有AAA评级,而後来出现问题的次级房贷款证券,也包含被指为次贷後可能落下的另一只鞋子的汽车贷款支撑证券和信用卡债支撑证券。可谓目前正处于风口浪尖上的投资品种。. ?/ s6 K8 ]# T# i5 h
  4 C% P: A4 \3 m5 E3 p; Q6 I
2006年到2007年,是次贷从端倪初现到成为焦点的一年,报告分析,日本对美国债券的持有只小幅上升8%,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二名ZG增幅高达32%。6 a+ _. Q( S8 e8 e( F8 [4 r( `3 M1 W, R
  ' D" E+ q" ]' O7 t1 R4 F
2004年格林斯潘首次向国会预警称,“和其他金融机构不同,房贷美和房利美没有有效风险控制,却不断扩大的业务规模,潜藏很大风险。”& j2 t- L" y$ r7 p- e% A$ M1 y
  
, }% d" L& X7 v2 g" }1 ^1 P而从该报告看,从2004年到2007年,ZG对美国证券的持有从3410亿美元三翻至9220亿美元。如今又作为房贷美和房利美最大的海外债权人走上台前。5 F" J, v: i* f- Z7 d/ b- w
  ' _1 ^8 D  h+ A2 }9 ~7 v9 u
无论是次贷问题及其连锁骨牌效应已广泛进入分析家的视野,还是格老已对今日危机作过提示。应该思考的是,如今,拥有全球最大外汇储备的ZG,在积极进行的高增幅和大规模在美证券投资的同时,有没有相应的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有没有定期的因应和投资调整机制呢?- l+ c: n1 n2 Z' I& S# Q% ]
  " _0 Z! `; _0 V4 Z' y0 q, t
这大约是ZGZF第一次与美国ZF机构同舟共济,共同等待市场的裁决。当美国的信息可以公开查阅时,ZG人民作为纳税人是否可以要求ZF海外投资的透明度?在全球化的今天,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时,请不要再用国家机密来开拓ZF运作的空间。
. r2 Y1 `+ O# t  
2 V' i9 V8 F/ _$ T, a答案我们不得而知,而这3,760亿美元的命运,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
' n3 o2 G' ?7 ]! Q) Q% W6 G$ l0 V$ D( E2 w: p( A: A
附(一):招商银行8月19日在其中报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该行持有的涉及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机构发行的债券总计2.55亿美元,市值评估浮盈(账面升值)83万美元,折合约647万元。
* @6 s  w$ u$ {& T! B2 ~
1 s7 M2 i' Y4 B7 e5 ]' {+ i  `) b附(二):中新网9月12日电 最新一期香港《亚洲周刊》载文称,次贷危机严峻,美欧ZF以公共财政出手相救,被视为金融社会主义,形同ZF被金融系统绑架。股市与成长率虽有上升迹象,但基本面未转佳,而是策略调控,恶化大方向未改变。
LR:U78940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3618

积分

The Best Investor

Rank: 8Rank: 8

贡献
827
金钱
866
积分
3618
帖子
840

VIP会员勋章 论坛核心会员 灌水天才奖

7楼
lb_0815 发表于 2008-9-18 10:19 |只看该作者
文章摘录如下:  P1 R$ ?# g- k  o9 i3 H! q( V! z
% o! F1 T# }5 O; F6 f
资本主义第一原则,乃是享受利润,但也必须为痛苦负责。然而最近一年多来,由于次贷风暴造成的金融信用系统危机是如此的巨大,已迫使美欧ZF不得不以公共财政出手相救。闯祸惹事的都没事,难怪,“金融社会主义”这个名词已告出现。& r* ]1 j* T+ H

0 C! s- O  i! \  W9 j. {九月七日,美国财政部宣布,接管财务严重恶化的“二房”(房利美和房贷美),撤换其执行长,“二房”董事会与管理层亦将由联邦住宅金融署执掌。除此之外,财政部亦将动用公共财政购买“二房”的抵押贷款证券,并提供资金流动性。由于“二房”在美国十二兆美元的房贷市场里,持有及担保总额达五兆四千万美元,ZF接管和现金注入,自然意味着恶化中的金融信用系统有了保障。难怪美国及全球股市都因这消息而大幅上扬。
5 g6 E1 y. l# Q, n3 p0 Y4 h$ u# j% m' Y5 Y
最近一年来,从贝尔斯登银行起,美国ZF就以所谓的“联邦行动主义”介入救援金融机构,英国对诺森罗克(北岩)银行亦然。ZF介入以免金融信用系统崩盘造成更大灾难。这虽是情势所逼,但就义理而论,这也形同ZF遭金融信用系统“绑架”。“二房”是“ZF赞助的企业”,其债券具有公债等级的信用担保,茍若任其崩塌,则持有该公司证券的外国央行就会视同美国ZF信用破产。因而美国财政部出手拯救,等于保障了ZF信用,也等于使购买“二房”数千亿证券化商品的外国央行得以确保债权。“二房”共发行约五万亿美元的债券及房贷担保债券,ZG持有达三千七百亿美元。美国财政部此举得到国际肯定,即在于由此显示出美国维护国家信用的态度。2 i. m+ B6 s, h* R9 \, i: n! p
9 }/ o* V" b& N8 C) ]
不过,美国财政部出手拯救“二房”,毕竟只是以公共财政为筹码,转移及延后危机的一种策略性手段。“二房”乃是一九三八年新政时代为稳定住屋政策而成立的准官方机构,与“储贷银行”搭配,作为房屋贷款的信用保证,长期以来对住宅问题确实发挥了极大稳定作用。但自九十年代后期,华尔街信用扩张后,“二房”也跟着卷入房贷金融衍生商品的高风险性投资。于是原本稳当的金融保证服务机构一举而成高风险、高亏损公司。“二房”间接承做其它房贷银行的衍生债券,在房贷危机的此刻,估计一年亏损即在数百亿美元。为此,它出现危机,一旦问题恶化,它所承保的五点二兆美元房贷决堤,必将是美国甚至全球的大灾难。
$ ]/ R5 M* Y" |4 s2 `- ?  d/ P0 m" Z  A# a" p
问题在于,财政部出手救“二房”,估计需投入二千亿美元现金,这不是廉价行为:
8 P; q1 U1 \, Z& B- ?- z: \7 w8 E# P
其一,它形同将亏损、隐藏负债及保证的责任,全都由ZF一肩挑起。将加速财政恶化。目前美国金融保证体系,如联邦存款保证公司,年金保证公司等皆受到金融危机牵连。年金保证公司甚至出现高达一百四十亿美元的负债。金融的无底洞正在一步步蚕食国家财政。财政继续恶化,将对美元造成多大冲击值得担忧。
6 }! X3 m. v, w/ S  @
. A9 E4 H8 Y: ~( l8 o' p4 x/ A其二,经过资产重估及减值,“二房”信用大缩水,这也是信用评等立即将“二房”股票评为“垃圾股”的原因。由于“二房”股息股利乃是美国许多房贷中小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未来包括股价都可能降低。这对中小银行已造成极大威胁。联邦存保公司在财政部接管“二房”后重估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就已将名单增列百分之三十,达到一百一十七家。迄今为止,美国已有十一家银行倒闭。不久后,更多银行倒闭将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j% j6 L7 r' L9 G  r0 N+ M
1 x! D# v; D" d. ^* `
因此,美国财政部出手救“二房”造成的股市激升,并不必然是好迹象。正如美国第二季经济成长百分之三点三,也并不一定就代表景气回升。自去年次贷问题爆发并一路延续至今,美国股市已蒸发数兆,美元价位也持续下跌。为救经济,美国也推出高达一千八百亿美元的纾困计划,其中千亿美元减税均已在五六月间启动,加上美元贬值造成出口增加,及其它国家扩大支出,这都让美国第二季有好转迹象。到八月,美国失业率暴增为百分之六点一,房贷违约户也告大增,这显示出美国实体经济仍在恶化。从第三季起,问题有可能趋于严峻。9 i, x4 o* Q* _7 Y* L4 C$ O9 G0 q5 ?
+ ~9 z7 t5 |* I# j: R3 N4 }5 D
不过,美国独强,因而它有最多筹码来缓和及拖延危机。而欧元区则没这么幸运。第二季欧元区已负成长百分之零点二,七月零售则下跌百分之零点四。德、意、西等国萎缩已呈表面化。而最严重的可能是英国,英镑大跌,物价快涨,房价跌幅达两至三成。英国衰退已进入时间表。至于亚洲方面,当然也不乐观。目前亚洲国家竞相贬值货币,希望有利出口。由这波竞贬潮,也可看出亚洲也未度过危险期。- L, I( I. D! q+ ?5 e

, z) g7 K! Y, h6 o因此,第二季美国成长增加、救“二房”后股市突涨,都不是基本面转佳的证明,而是策略调控的速效,在实体经济层面,恶化大方向则仍未改变。用术语来说,这不是V型反弹,而是L型迟滞!世界经济好转,还得俟诸将来!-
LR:U78940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2

主题

1

好友

-76

积分

Administrator

Rank: 9Rank: 9Rank: 9

贡献
891
金钱
51631
积分
-76
帖子
34437
8楼
admin 发表于 2008-9-18 11:00 |只看该作者
  悲哀啊 为什么都是ZG呢.......... 我觉得肯定有黑幕 * W6 ~. h" i8 w8 E

# r" m& K' m/ o1 E- }1 F什么事都离不开ZG lb_0815 从哪儿转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Amateur Investor

Rank: 1

贡献
15
金钱
2360
积分
0
帖子
8409

VIP会员勋章 最佳优秀荣耀勋章 论坛核心会员

9楼
ego369 发表于 2008-9-18 12:24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又是ZG?里边的内幕又是什么呀!ZG都是被这帮人给搞垮的!

PM:U15972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1643

积分

Banned

贡献
0
金钱
517
积分
1643
帖子
355

最佳优秀荣耀勋章 论坛核心会员

10楼
gao2282 发表于 2008-9-18 15:04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2

积分

Investor

巡视董事长

Rank: 2

贡献
28
金钱
1821
积分
52
帖子
4487

VIP会员勋章 最佳优秀荣耀勋章 论坛核心会员 版主勋章 灌水天才奖

11
大虫123 发表于 2008-9-18 17:39 |只看该作者
3760亿美圆,按人头分,我们一人可以分到290美圆一人啊!折合人民币有近2000元啊!就是讨饭的也有2000元啊!!!
无聊时常来看看,也许有惊喜哦!
躺着也中枪
PM:U1864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7万

积分

The Best Investor

Rank: 8Rank: 8

贡献
1093
金钱
7233
积分
71192
帖子
3897

论坛核心会员 雷峰精神奖 灌水天才奖

12
ylghlo 发表于 2008-9-19 08:20 |只看该作者
可怜的股民..........一半一半的减少本金
20090806只得换新LR :  U0907971
AP: [email protected]
PM         U248969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左侧自定义内容】  【右侧自定义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Register

Mobile|Archiver|Naale Community

GMT+8, 2024-6-14 10:12 , Processed in 0.034502 second(s), 1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